首页 政务资讯 政务公开 政府领导 五通桥区情 部门乡镇 政民互动 办事服务 生活服务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27 09:53    来源:五通桥区政府办      字体:    特大    颜色: 绿
打印 分享到:

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4日在五通桥区九届人大七次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区长李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五通桥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五通桥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一遇的“8·18”特大洪涝灾害,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六稳”“六保”任务,统筹推进“两手抓”,稳定经济“基本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预计(下同)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调整预算目标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72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52元、增长9.5%。

一年的众志成城,我们战疫不止、抗灾不辍,用双战双赢的突出成果稳住了全面小康的坚实基础。

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一时间构建四级疫情防控体系,累计全面排查和管理重点国家、地区来(返)桥人员2130人。我们果断采取有力措施,用4天时间建成冠英集中医学观察点,累计实施集中医学观察116人,有效阻断了传播途径。我们统筹调度资金,投入660万元,建成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我们全力调度物资,确保了情防控期间“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我们全力助企纾困,累计发放、减免企业各类资金1亿余元,区内主要工业企业在情防控期间保持正常生产。在这场抗疫大战中,我们奋力彰显超常付出、攻坚克难的大无畏精神,取得疫情防控零疑似、零确诊、零无症状感染者的阶段性胜利。

打赢了抗洪救灾遭遇战。面对“8·18”特大洪涝灾害,我们以汛为令、全员上阵,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出动搜救力量9700余人次,解救被困群众3.3万人,设置集中安置点22个,累计转移、安置群众2.68万人。洪峰过后,我们争分夺秒、恢复自救,用6天时间完成了受灾区域3轮卫生消杀工作,用7天时间抢通了主要受损道路和桥梁,用8天时间基本恢复了受影响的水、电、气和通讯网络,累计清运淤泥、垃圾10万余吨,22所受灾学校如期开学。我们迅速打出助力灾后恢复重建的“组合拳”,通过建立复工复产驻派联系机制,推动沿江9户重灾企业百日内全面复工复产,保障了4200余个受灾商场、商贸网点有序恢复,累计完成土地复垦复种1.6万亩。在这场抗灾大战中,我们奋力彰显团结一心、百折不挠的顽强作风,守住了一方平安、确保了一方稳定。

一年的砥砺奋进,我们迎难而上、乘势而进,用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积蓄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工业集聚成势。我们全力按下基地建设“快进键”,组织开展基地产业规划、电网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新建10条园区主次道路共计33公里,建成西一路、共裕110KV变电站,加快推进北二路一期、祥晶路、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固废堆场以及会云、青龙、云台山等变电站项目。我们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晶科一、二期10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实现满产并扩产,协鑫10万吨颗粒硅项目一期、永祥新能源高纯晶硅项目二期、晶科三期5GW单晶拉棒切方和10GW切片项目开工建设,形成了5.5万吨高纯晶硅、12GW单晶拉棒切方、1GW硅碇切片年生产能力。工业基地作为全市工业产业“抓项目促投资”唯一点位接受全省“检阅”,获得了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助力乐山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绿色硅谷”称号。我们奋力走好传统产业“升级路”,福华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和邦5万吨蛋氨酸项目竣工投产,蓝邦生物柴油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十分之一。我们着力跑出企业培育“加速度”,新培育“小升规”企业9家、上市企业主营基地1家,和邦集团入选2020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新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永祥成为川内获批建设高纯晶硅制备技术工程实验室项目唯一单位。

农业扩面提质。我们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7万亩,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9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四连增”。新建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项目12个,生猪年产能恢复到20万头。我们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新(改)建现代农业园区4个,西坝生姜—水稻现代农业园获评市级园区。发展生姜、葡萄、柑橘等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15万亩,打造新型农旅融合综合体11个,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3个,保有“三品一标”71个。我们着力推动农产品向加工、销售、品牌等下游产业链拓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30余家、加工业产值突破3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茶叶示范区。

服务业量质齐升。我们持续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全年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0家,拟入库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我们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深山农家、乐不思蜀等电商企业拓宽网销渠道,20余种产品纳入电商平台,推动本土产品与中通快递、重庆艺甲三方合作,带动李子、柑橘通过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提升销量。我们大力发展美食经济,建成牛华美食小镇一期,以麻辣烫、西坝豆腐为代表的41家餐饮商家入驻“乐山美食名片”公众号。我们全力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新增参创市场主体“一店一码”130个。

一年的苦干实干,我们大抓建设、大抓融入,用城乡面貌的显著变化丰富了美丽五通桥的斑斓色彩。

冠英新区能级不断增强。我们加快提升新城基础能级,投入资金1.5亿元,进一步完善“八横两纵”路网,新区一路、新区一纵二期A段、新区五路即将竣工,玉津路一期、双桥路建成通车,大兴110KV变电站竣工投用。我们不断丰富新城内涵,乐山东辰外国语学校小学、初中部高品质建成开学,仁心医院顺利开工并完成实验楼主体工程建设,会展中心、国际酒店、商业小镇等项目招商取得积极进展。我们持续吸聚新城人气,加快推进新城连片开发,建成冠城国际二期、华泰·米兰阳光等房地产项目,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10万平方米,新区建成区面积达4.8平方公里,人口承载能力突破6万人。

老城宜居品质持续提升。我们秉持“生态自然”理念,突出“美丽宜居”定位,持续推进山、水、树、桥、人、文、城和谐相融。“绿秀映城”颜值更高,投入1.5亿元,持续推进背街小巷、三无小区等八类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建成岷江大道健康主题公园二期,新增城市公共绿地约30万平方米。“文化塑城”韵味更浓,挖掘梳理“千年盐城”历史文脉,桥盐巷、慈柳巷等特色文化街巷串联起五通桥城市文化记忆,启动丁佑君故居等历史建筑修缮,持续彰显城市文化温情。“精致管城”成效更好,搭建“直通桥哥”“曝光台”,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切实加大占道经营、生活噪音等问题整治,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顺利通过国家级创卫技术评估。

立体交通体系日趋完备。我们加快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积极配合推进乐山机场建设,完成机场核心区用地征拆4000余亩,建成冠蔡路、冠石路等机场周边配套道路。加快推进区域干线路网建设,五犍沐快速公路建设提速,启动岷江航电老木孔枢纽建设,青五路等项目加快推进。竣工投用金定路、多宝寺上山道路、南山村路等农村公路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100余条130公里,乡村公路总里程达811公里,建制村通客车率、通硬化路率均达100%。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我们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投入600万元实施6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完成34个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我们稳步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启动8个村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实施“三清两改一提升”行动,建成投运5个垃圾压缩转运站。统筹资金1700余万元,深入推进“厕污共治”,“小微动力”治污模式在全市推广。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达标改造496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7%。我们持续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文明家庭评选,创建全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金山镇先家村获评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

一年的守正创新,我们力推改革、扩大开放,用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更高质量的发展活力。

改革发展向深层次推进。我们全面完成全区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村(居)民小组优化调整,全区村、社区分别优化调整为94个、25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分别优化调整为763个、204个。统筹实施专项改革方案73个,稳步推进市级以上重大改革试点8个。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办结率均达100%。优化、精简办事流程,1416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年新增企业、个体工商户1447户,新增注册资本8.89亿元。

开放合作向全域性拓展。我们坚持招“绿色”商、引“生态”资,参与承办中国国际硅产业大会、第三届中国国际光伏高峰论坛、第四届中国氟硅产业大会,开展远程对接、云上洽谈等60余次,对接企业70余家,成功签约永祥二期、晶科三期、晶科切片、京运通等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239亿元,到位市外内资120亿元。组织11家企业参加进博会、万企出国门、“云上广交会”等各类线上线下商品交易活动,培育外向型企业19家,全年进出口贸易额达24亿元,连续八年稳居全市第一。

一年的持续攻坚,我们抓实整改、巩固提升,用决战决胜的更大成效确保了全面小康的更足成色。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设立总规模达2538万元的教育、卫生、产业等五项扶贫基金,落地落实15个扶贫专项,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建立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全覆盖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发放低保、居家救助等各类保障金950余万元。全面推广“负所得税”“负面清单”,成功创建省级就业扶贫基地1个,引导2800余名贫困家庭劳动力返岗就业。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1.1%。

生态治理成效明显。我们突出科学防治、精准治污,全面深化气、土、水污染治理,全区水环境、空气质量连续5年明显改善。引导企业投入资金1.9亿元,深入实施企业超低排放和清洁能源改造,落实重点化工企业VOCS“一厂一策”,全区主要污染物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0.7%、11.8%,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5天,其中一级优天数增加27天,无重度污染天数。完成五通桥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治理,实施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完成天然水域“四清四无”任务,全面排查清理整治茫溪河入河排污口149个,岷江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茫溪河达到Ⅳ类水质。

风险防范扎实有效。我们严格落实“三保一优一防”工作要求,建立预算联网审查系统接受人大监督,对政府性债务规模、结构和安全性实行动态监测,强化限额管理,严格执行隐性债务化解计划。改进国库管理,常态化开展财务核算及“三公”等七项经费监管,启用银企直发系统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管理,财政直发安全性和效率全面提升。

一年的笃定执着,我们关注民生、增进民利,用民生答卷的厚度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我们将75%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写入民生“账本”,投入1.17亿元全面完成25件民生实事。落实稳定和扩大就业举措,发放失业补助金275.44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8个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中心,新增城镇就业52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3.8%。提升发展牛华镇沙板滩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金山镇“壹乐园儿童服务站”,全覆盖实施残疾人“量服”到户行动。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发放各类政策兜底资金8267.05万元。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大力推进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3%。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发放抚恤补助资金3353.31万元。协调处理劳动纠纷50余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及各类赔偿金1000余万元。

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我们紧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投入资金1700万元,完成牛华、金山、金粟三镇学校布局调整,建成石麟幼儿园。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获全市一等奖,区实验小学连续荣获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特等奖,五通桥中学高考一本上线171人。区中医医院业务收入突破5000万元、增长51%。建成区足球中心、职工“三中心”,永利川厂旧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国根书艺术馆入选2020乐山文化旅游“新十景”。基层人民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正规有序,民兵调整改革扎实有效。妇儿、老龄、民族宗教、群团、审计、统计、档案、供销合作、气象、邮政、通信等事业全面发展。

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我们坚持依法治区,成立乡镇城乡基层治理机构,创新实施“三线合一”“镇村一体”治理试点,限时办理“心连心服务热线”7281件,办结率100%。全民普法深入实施,“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全年办理公证1362件。平安建设全面增强,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区刑事发案率再降15%。深入实施清单制管理,指导47家规模以上工矿商贸企业完成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实施2处大型地灾和41处小型地灾治理,做好防灾、防汛、森林防灭火等工作,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政府工作,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优化作风效能,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9件,政协委员提案85件,满意率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聚焦脱贫攻坚、民生资金、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和腐败问题。

水向石边流势猛,风从花里过来香。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充满坎坷,我们过得忙碌而充实,走得坚定而踏实,五通桥向前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滞。这一切的背后,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方向指引,靠的是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广大干部的辛勤打拼,同时也倾注着离退休老同志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饱含着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守望相助,更承载着全区32万人民的力量托举。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桥官兵、政法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还不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然较快,但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较全省经济强县还有不小差距;二是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特别是土地、资金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在推动建设与发展上存在瓶颈制约;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大,受经济下行及减税降费等影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短收约1亿元,财政增收压力与保民生、保运转等刚性支出压力并存;四是城乡公共服务、社会民生保障还有短板弱项,区域环境质量、城市精细化管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防风险、保稳定的任务依然很重。对此,我们将毫不回避、扛起责任,认真予以解决,不辜负人民期望!

“十三五”回顾

过去五年的奋勇拼搏,收获了丰硕成果,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是我区奋力争先进位,综合经济实力大提升的五年。“十三五”末与201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是1.7倍,年均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增加值总量全市占比上升至16%,均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5年的1.5倍,年均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年完成23.2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1.27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5倍、1.6倍,年均分别增长8.5%、9.4%。

——“十三五”是我区致力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大突破的五年。三次产业在总量保持增长的态势下实现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提升8.3个百分点。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创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件。新型工业基地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基地光伏产业园跻身全省“5+1”产业重点特色园区。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个,农业产业化带动面达79%。第三产业加速提升,农旅、工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根书艺术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十三五”是我区大力疏旧建新,推动城乡面貌大改观的五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含冠英新区)达18.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56.61%,较“十二五”末提高3.47个百分点。冠英新区“八横二纵”路网加速成型,建筑面积累计增加153万平方米。老城面貌明显改观,城市供水、垃圾转运、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便民设施全面提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超过545万平方米。乡村环境明显提升,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0.5%。交通网络更趋完善,成贵铁路建成通车,乐山机场、岷江航电、青五路等项目加快推进,“空水铁公”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呈现。

——“十三五”是我区全力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的五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区市列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别提前4年、2年在全市率先完成达标退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96万人、25.3万人,提前1年完成“十三五”目标。基础教育质量逐年提升,高品质民办义务教育实现“零突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6%,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十四五”展望

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五通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五通桥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区政府根据《建议》组织起草了《乐山市五通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就相关内容作简要说明。

关于战略定位。“十四五”期间的战略定位是: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南向开放新通道、现代农旅融合示范区。这四大战略定位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互为支撑,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

关于发展目标。对“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我们提出了经济发展质量显著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城乡融合发展更加紧密、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民生品质大幅提升五大定性目标,同时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达到320亿元的定量目标。对二О三五年远景目标,我们提出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城市吸附能力明显增强,立体交通大格局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成果取得重大突破。新发展动能实现更高水平转换,“中国绿色硅谷”全面建成,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充分彰显,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美丽五通桥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发展更加协调,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加深。社会治理效能显著增强,法治五通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平安五通桥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关于具体路径。未来五年,我们将突出七个方面的工作路径。一是加快优化升级,培育经济优质增长新动能。二是坚持双轮驱动,开拓城乡互促共生新局面。三是推进绿色发展,迈上生态文明建设新台阶。四是深化改革开放,构筑融入循环合作新优势。五是打造品质民生,提升群众共建共享新指数。六是统筹安全发展,开创和谐稳定繁荣新局面。七是全面强化保障,凝聚规划推动落实新合力。

上述目标任务的制定,既全面对接国、省、市目标,又充分考虑了全区基础支撑条件,坚持了自我加压、跳起摸高与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相结合。只要我们保持定力、真抓实干,这一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五通桥的开局之年。按照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的总体部署,2021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围绕“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突出“园区建设提升年”经济工作主题,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五通桥“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全面完成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谋全局、打基础、强产业”,铸就高质量发展的“硬平台、硬实力”

一以贯之推进“中国绿色硅谷”建设,坚持基础与项目并进、规模与质量并重、速度与效益并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做优工业发展主引擎。竣工永祥高纯晶硅项目二期、晶科三期5GW单晶拉棒切方和10GW切片、协鑫10万吨颗粒硅项目一期、京运通24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一期,开工建设通威15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推动永祥建设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力争形成16万吨硅料、32GW单晶拉棒切方、11GW切片生产能力,进入全国光伏行业第一方阵。协同推进精细化工、稀土等支柱性产业,开工建设银河稀土9000吨稀土冶炼分离及深加工、氯化石蜡等10个项目,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持续推动“退岸入园”。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

做强基地建设主战场。实施园区建设提速行动,竣工祥晶路、北二路一期,开工建设龙翔路扩建一期、南三路一期等园区道路。建成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固废堆场,投用红豆、青龙、会云、云台山、红云5座变电站,开工建设能源中心、危化品货运专用停车场。实施园区赋能升级行动,修订完善工业基地控制性详规,全力创建智慧园区,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

做大民营经济主力军。实施大企业重点培育、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新培育上市企业主营基地2家。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制度,进一步拓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换,力争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用足用好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兑现电价补贴、基金跟投、固投奖励、人才引进等优惠措施,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二、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探新路、开新篇”

一以贯之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与振兴衔接、塑貌与塑风共进、聚能和释活齐抓,稳定经济发展的第一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坚持扶上马、送一程,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统筹做好脱贫与致富的有机接续,实现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8+1”社会救助体系,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对残疾、年老、失能、半失能等特殊群体实施“集中供养+居家救助”。用好用活防止致贫返贫资金,实施生产、劳务、以工代赈补助项目,加强职业、创业、实用技术培训,完善连贫、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能力。

夯实乡村产业支撑。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菜篮子”负责制,提升建设牛(华)金(山)种养循环、石(麟)蔡(金)渔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新(改)建标准化产业基地80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9万亩,推动粮食稳定增产。竣工投用6个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生猪年产能达到21万头。培育水果、茶叶、蔬菜、花木、养殖等农业产业,建设有机精品茶园、晚熟柑橘科技示范园、农产品初加工中心,打造集川派盆景、特色花卉于一体的现代花木综合利用走廊。加快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家,建成农产品深加工园区1个。

重塑乡村田园风貌。守好绿水青山,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成3000户农村户厕改造,推广18个小微动力厕污共治试点,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扩面,确保乡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污水收集率分别达到93%、60%。建好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带动辐射作用强的“金色乡村”。塑好乡风文明,用好用活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文明村镇建设、文明家庭和“五好”家庭评选,深入挖掘村落文化、民俗风情,力争新创建乡村振兴省、市级先进镇各1个,省级示范村2个。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有效路径,推进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多元盘活农村闲散土地,力争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率提高到20%。着力推动集体经济振兴,投入70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扶持资金,引导镇村走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力争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增长5%以上。持续推进人才振兴,实施“桥雁归乡”定向回引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回乡、创业者下乡,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新乡贤队伍。

三、聚焦“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性、融入性”

一以贯之推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坚持挖潜与补短统筹施策、优供与扩需双向发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

实施消费市场提振计划。科学规划建设新型商业街区,推动三产企业规模化发展,年内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引导文化企业及餐饮、娱乐等重点行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加大对桥滩等特色街区包装宣传,打造牛华麻辣烫、西坝豆腐“川派餐饮”美食新地标,增加地方名优商品供给。深化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健全商品追溯和消费者维权机制,试行商圈和特色街区负面清单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实施生活性服务业拓展计划。围绕“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红色研学等区域特色,重建汽车自驾游营地,打造永利川厂工业遗产研学基地,再推一批新线路、新产品、新活动。依托区游泳中心、足球中心等活动场所,扩大休闲、体育、健康等服务消费,打造消费新热点。支持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家政培训中心,培育社区服务主体。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计划。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和城乡物流配送网点,积极引进大型商贸物流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原料采购、研发设计、贸易营销等独立核算企业,壮大限上、规上服务业企业主体。创新推进“企业(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发展模式,拓展产、供、销一条龙服务,鼓励电商企业加强同物流企业合作,持续扩大服务面、延长产业链。稳步发展金融服务产业,支持金融机构在五通桥设立分支机构,配合筹建乐山农村商业银行。

四、聚焦“建新城、优老城、升能级”,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智慧城、生态城”

坚持新区建设与老城提升同步推进,突出功能完善与生态塑造同向统筹,增强城市的宜居性、舒适度。

提速建设冠英新区。加快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修身路、创新路,提升改造迎宾大道景观,实施新区城市供水及泊滩堰渠系整治,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加快建设仁心医院一期,依托乐山机场、岷江航电、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规划建设临空临港经济区,同步配套优质教育、康养等公共服务。全力争取会展中心项目落地,带动新区开发。加快推进东润·学府里、龙欣达、南城一号、乐山宝尚等房地产项目,力争新开发房地产面积30万平方米,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

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实施靓肤工程,注重城市空间“留白”“增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再建成一批特色街巷、文化长廊,打造“景城一体”新看点。实施壮骨工程,打通城市断头路,建设岷江大道北段等城市道路,打造市建会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推进岷江社区“老三街”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古镇保护与开发。实施强身工程,依托“涌斯江—茫溪河”4段堤防建设,打造一批城市公园、亲水空间,建设岷江生态走廊,推进“水城一体”。实施健体工程,继续推进“三长制”,进一步整合环卫保洁员、文明劝导员以及城市机械化清扫力量,落实“一根扫把扫到底”,强化“十乱”治理,持续巩固创卫成果。

加快构建立体交通体系。融入开放大通道建设,配合推进岷江航电老木孔枢纽项目建设、东风岩枢纽前期工作,加快实施乐山机场飞行区和核心区土地征拆、配套路网建设。联动实施干线路网建设,竣工通车五犍沐快速公路五通段,加快推进青五路,做好迎宾大道延伸线、涌斯江二号桥、东风渡改桥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形成“一环七射一纵”国省干线公路网。畅通区域交通内部循环,完成牛华至杨柳等3条县乡道及50公里村道提升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安”体系,促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五、聚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着力构建改革发展的“先行区、活力区”

一以贯之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以开放聚资源、拓空间,持续集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

着力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有序推动更多民生服务事项委托或下放至镇级办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用好PPP、特许经营权等模式,积极推广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通过资源整合、资产注入等方式,重点打造一批区属国有企业。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培植一批优质税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户籍登记与居住登记并行的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着力扩大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做实开放口岸平台,配合推进空港、水港口岸建设,持续推进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积极融入川浙、川粤等省际合作平台。继续深耕多晶硅和光伏、拓展精细化工和稀土、突出“553”和行业“头部”企业,全力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加强与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青岛高测、江苏润阳等重点企业、项目对接,再引进一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力争新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160亿元。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促活动,力争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7亿元。

着力营造更趋一流的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川渝通办”办理流程、服务方式。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掌上办”质效,保留部分办事、缴费、就医、出行等线下服务,保障老年、残疾等特殊群体服务需求,提高政务服务智能化、人性化水平。简化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力争政务服务办理提速70%。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高财政惠企利民直达资金使用绩效,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完善“红黑榜”“好差评”制度,推进监管转型、方式创新。

六、聚焦“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一以贯之推进品质民生建设,坚持财力向民生集中、政策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全力保障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紧盯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桥人员排查管控和特殊行业人员健康管理,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冷冻产品监管,扎紧人物地同防的“笼子”。实施疾病预防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实施基层防治和危急重症能力提升项目,管好用好两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完成病原学诊断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区急救中心、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加强物资储备、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有序做好新冠肺炎疫苗采购接种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科学宣传引导,倡导文明健康新风。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纳入计划的农村住房维修加固、拆旧建新以及搬迁新建任务。先行先试启动汤家坝、双漩坝江心岛重建,规划打造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居住为主,休闲体验为辅的宜居岛。开展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整治,建设岷江杨花渡堤防、双漩坝堤防,补齐防洪短板。扎实推进重度损毁耕地复垦复种工作,新增恢复播种面积5000亩,指导受灾养殖户实施异地重建选址项目100个以上。

改善提升全域生态。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布局和用途管控,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严厉整治打击乱占耕地、违规野外用火等违法行为。健全河(湖)长制,扎实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水气土一体化监测建设,加强固体废物、医疗危废、餐厨垃圾治理,建成规范化建筑垃圾堆场1座。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废气达标改造、VOCS整治、秸秆禁烧、垃圾分类、城镇餐饮业清洁能源改造等工作,深度推进化工企业异味治理,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增长。深化茫溪河流域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确保茫溪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深入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力争新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工厂各1家。

持续办好惠民实事。保障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持续推进援企稳岗措施,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受灾群众就业帮扶,确保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筑牢食药安全防线,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更加关注“一老一小”生活,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投用杨柳敬老院,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机构。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抓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综合治理,坚决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启动五通桥中学提升改造三期工程,完成盐码头小学、佑君中学综合楼建设,建成投用实验幼儿园分园、金粟幼儿园,加快建设冠英幼儿园。支持东辰外国语学校开办高中部,推进研学综合实践项目。启动妇幼保健院改建、精神病医院搬迁、疾控中心实验大楼二期建设等项目,启动区人民医院“三乙”综合医院、区中医医院“三乙”中医医院创建。继续推进文化惠民,完成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积极推进省运会备战。进一步提升民兵应急应战能力,高标准做好2021年度征兵工作。巩固创建全国、全省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成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统筹做好妇儿、老龄、民族宗教、对台外侨、新闻出版、扫黄打非、群团、审计、保密、档案、地方志、供销合作、人防、气象、邮政、通信等工作。

深入推进高效治理。全面深化依法治区,抓好“八五”普法,深入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持续抓好“法律七进”,打造“智慧矫正”部级示范点。高质量完成村(居)委换届工作,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扩大“一村一辅警”覆盖面,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防艾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防范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施一批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实施应急管理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成化工特勤消防站。持续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深入开展煤矿、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七、聚焦“转作风、强素质、提效能”,全力推进政府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以贯之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推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坚决扛起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政治责任。

筑牢“更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放在政府工作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政府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斗争本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护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

践行“更法治”的政治自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宪法权威,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坚持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工作。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纪委监委和社会舆论监督。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工作、统筹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强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虚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办好政务网站。

锤炼“更严实”的政治作风。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取向,大力倡导勇于创新、善于创造、敢于突破的理念,提高干部“七种能力”,让“向高的攀、跟强的比、与快的赛”成为政府工作的风向标。着力塑造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政府形象,让重信守诺成为政府工作的奠基石。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用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实干成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高质量、高效率办理“心连心服务热线”,完善平台运行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营造“更清朗”的政治生态。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持“三保”支出优先,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反腐败工作,加强公共资金、公共资源交易、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监管治理,深化“以案促改”,贯通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清廉从政、清正干事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底色。

各位代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步履坚定、豪情满怀!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实现五通桥“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